青年网-传递正能量

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近日,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联合组成“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镇开展现代农业发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探寻县域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路径,体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队员们先后走访谭家坊村、塘西村、甘泉村及青铜合作社育秧工厂,对特色农业产业的种植培育、加工销售全流程进行深入了解。作为新干县农业产业集聚地,大洋洲镇整合陈皮、渔业、油茶等特色产业资源,形成了“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特色资源+全产业链”的多元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农户”“科研+产业”等机制,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实践队员们实地考察了当地四大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陈皮产业:谭家坊村依托130亩种植基地与“三湖蜜橘”历史品牌,保留清水浸泡、阳光晾晒等传统工艺,其陈皮作为地方特色炒粉核心配料,已融入当地饮食文化。针对果肉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队员们结合专业提出深加工与电商拓展建议。

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现代渔业:塘西村1600亩鱼塘作为全镇最大“四大家鱼”鱼苗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配备自动投料机、智能监控系统等设备,实现精准饲喂与水质监测,规范化疫苗注射保障鱼苗品质,带动村民收入提升。

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油茶产业:甘泉村利用富硒土壤优势发展油茶种植,产品单价达45元/斤,可加工为食用茶油或化妆品原料,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村民增收主渠道。

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工厂化育秧:青铜合作社育秧工厂以半自动化流水线作业,30秒即可完成一个秧盘制作,配合机械化插秧技术,预计今年晚稻机插秧面积达4000亩,为粮食稳产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支撑。

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实践队与大洋洲镇相关负责人围绕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品牌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队员们结合调研所见与专业知识,就陈皮深加工、渔业智能化升级等提出建议;镇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并对实践队的建议表示认可,双方还探讨了校地合作推动产业科研转化的可能性,均期待以智力支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大家不仅加深了对“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实践路径的认知,也强化了专业学习与基层需求的衔接意识。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用所学知识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江西师范大学:赣风青行乡村振兴服务队)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