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传递正能量

深信大“心传乡韵”实践队创新探索“非遗+心理”模式

  7月14至15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心传乡韵”实践突击队走进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染技艺”为载体,将传统蓝染技艺与现代心理疗愈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深信大“心传乡韵”实践队创新探索“非遗+心理”模式

  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曾春雷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不仅学习了墩头蓝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学习了解了墩头蓝染的传统工序,更创新性地开发出“蓝染疗愈工作坊”。实践队队员在制作过程终发现,在进行墩头蓝染时的折叠、捆扎等动作具有类似正念冥想的效果,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深信大“心传乡韵”实践队创新探索“非遗+心理”模式

 

  “看着布料在染缸中慢慢变色,整个人都平静下来了。”实践队队员许同学表示。

深信大“心传乡韵”实践队创新探索“非遗+心理”模式

  最令人惊喜的是面向留守儿童开展的“蓝染兴趣课堂”。孩子们通过蓝染创作表达内心情感,在完成作品时露出灿烂笑容。“我要把这块染布送给在外打工的妈妈!”一位小朋友的暖心话语,让在场所有人动容。

深信大“心传乡韵”实践队创新探索“非遗+心理”模式

  实践队队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非遗+心理’的创新模式,让传统技艺不仅被保护,更能服务现代人的生活。”目前,团队已提出开展“蓝染疗愈工坊”、开发文创产品等具体建议,助力墩头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的特色之路。(作者:许翼勋)

深信大“心传乡韵”实践队创新探索“非遗+心理”模式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