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南京晓庄学院的「材智汇乡·旅财同兴」实践团的师生团队深入南京乡村,开展了一系列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通过科技支农、文旅融合、人才培育等多维度举措,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科技支农领域,团队聚焦农业材料创新与产业升级。走访西瓜种植基地时,发现瓜棚薄膜存在耐候性短板,成员们运用复合材料专业知识,设计出抗老化、高透光率的新型农膜配方,并联合当地农技站开展田间试验。在滨海农村,团队梳理了复合材料在塔架防腐等新能源产业环节的应用现状,形成《新能源产业材料需求调研报告》。同时,结合财务管理专业优势,对新型农膜、秸秆回收等技术的产业化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投资建议。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内涵,探索出可复制的“专业交叉服务乡村”模式。
文旅融合方面,团队深度挖掘乡村文旅资源,推动科技与文旅场景融合。调研余村景区后,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设计“花田材料实验室”科普体验项目,如用碳纤维制作雕塑,为景区增添科技魅力。设计材料主题伴手礼,如碳纤维瓜雕工具,并利用3D打印技术降低成本。
此外,团队还拍摄“材料里的乡村”微纪录片,记录复合材料在农业、能源、文旅中的创新应用。
人才培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团队在实践地中小学开展“材料魔法课堂”,通过碳纤维编织、石墨烯发热、3D打印实验等互动课程,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联合当地团委建立“乡村振兴青年智库”,定期推送产业报告和技术资讯,为青年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校地合作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服务乡村中增长了才干,也为盐南京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顾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