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传递正能量

青春赋能健康,科技守护银龄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由1位教师和12名学生组建“银龄筑梦同行志愿服务实践团”,于2025年暑期赴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四省(区)30余个乡村,为老年人提供血压测量、健康测试等基础医疗服务,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群众。调研累计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为后续健康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为团队成员出发前集体合照。供图:薛小涵

一颗薄荷糖里的清晰约定

赤峰的乡间小道上,拄着拐杖的张奶奶是眼视光团队遇到的众多留守老人之一。初次面对智能验光设备,老人紧张得不停眨眼,检测一度难以推进。“您看远处那棵老榆树,叶子是不是很清楚?我们就拍张‘树叶照片’就行。”团队成员蹲下身,用老人熟悉的乡土景象化解焦虑。

当检测结果显示老人存在轻度屈光不正,成员细心讲解适配眼镜的注意事项时,张奶奶突然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几颗裹着糖纸的薄荷糖,硬塞进成员手心:“孩子,吃颗糖甜甜嘴,你们比我家孙辈还耐心。”这颗带着体温的薄荷糖,成了当天最特别的 “酬劳”—— 它不仅见证着老人重获清晰 “视界” 的期待,更藏着乡村银龄对青年志愿者最质朴的信赖。

此次实践中,眼视光团队携带专业设备走遍赤峰多个村落,累计为 400 余名老人完成屈光检测,更为 23 名白内障初筛异常者开辟了绿色就诊通道。那些原本模糊的世界,在青年学子的专业服务里,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赤峰乡间为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屈光检测。供图:张梦琪

土坯房里的 健康密码:从合页上油少放一勺酱

安徽乡村的一间土坯房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手掌正轻柔地按在李奶奶的膝盖上,“奶奶您看,揉膝盖就像给家里生锈的门合页上油,揉开了关节就灵活了。” 一边说,一边用拇指精准点按足三里穴,讲解缓解腿痛的发力技巧。

不远处,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正拿着村民常用的酱油瓶做示范:“少吃盐不是不让吃,就像咱们炒菜时少放一勺酱,既不影响味道,还能少给血管‘添负担’。”接地气的比喻让围坐的老人们频频点头,72 岁的王爷爷当场拿起自家盐罐:“以后我就按你们说的,每顿少放一点!”

这样的健康普及与康复服务,在安徽乡村持续了近一周。团队累计为320位老人提供按摩服务,每次按摩都搭配着“揉按风池穴缓解肩颈痛”“热敷腰部治腰酸”等实用技巧。后续跟踪回访时,超过 82% 的老人能准确复述至少两种止痛方法,有的还会教给同村伙伴 —— 那些在土坯房里播下的健康种子,已然在乡村扎下了根。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安徽为留守老人进行康复按摩。供图:牟一诺

农家院里的三色预警:科技为慢病管理插上翅膀

七月末的江苏徐州郊区,农家小院的墙头上,“银龄筑梦”实践团的蓝色旗帜迎风招展。65 岁的李大爷坐在桌前,看着团队成员熟练地用血压计、血糖仪为自己测量,又在健康档案上仔细记录数据,忍不住感慨:“以前测血压得跑镇卫生院,现在你们上门来,还帮我记着这些数,比孩子还贴心!”

让李大爷安心的,还有团队创新推出的 “红黄绿” 三级慢病预警机制。“您的血压很平稳,属于‘绿标’,我们每个月会来随访一次;要是下次血压高了,就会变成‘黄标’,每周来帮您调整饮食和作息。”成员指着档案上的标识解释。

依托智能手机 APP 和便携式设备,团队为320位老人建立了电子化健康档案,实时传输血压、血糖等数据:高危“红标”长者每日两次远程监测 + 现场回访,中危“黄标”每周三次个性化干预,平稳“绿标”每月定期随访。68 岁的刘奶奶是“红标”重点关注对象,某天远程监测发现血糖骤升,团队半小时内就赶到她家,联系村医调整用药,及时化解了风险。“有你们盯着,我这老毛病心里有底了。”刘奶奶说。

图为:实践成员在江苏徐州为农村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供图:薛小涵

青春续航:让健康守护不止于 三下乡

“不是完成一次服务就走,而是要给乡村留下能长久用的健康方法。” 实践团指导教师说。此次跨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四省(区)的服务,团队不仅带来了血压测量、康复理疗等基础医疗服务,更留下了600余份调研问卷数据、320份电子化健康档案,以及老人们口中“能记住、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如今,实践团的工作还在延续:线上健康知识讲座已排到下个月,《农村老年人群健康养护建议手册》正在整理完善,计划向更多乡村推广;针对“三下乡”中发现的共性健康问题,团队还将联合当地卫生院,建立 “线上咨询 + 线下随访” 的长效服务机制。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藏在赤峰乡间的薄荷糖里,安徽土坯房的按摩手法中,徐州农家院的健康档案上。这群青年用专业知识为乡村银龄筑起健康屏障,也让青春在守护老人幸福晚年的实践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本次“三下乡”活动实现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的有机融合,在青年学子与乡村老人的互动中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实践团成员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康复治疗、营养指导、眼视光检查等专业优势,切实提升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保障水平。(通讯员 高子贻)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