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传递正能量

青春赴乡,实干为笔写答卷 —唐山学院星火兴农笃行团赴稻地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河北省唐山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的实践团队,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完成了一堂特殊的“暑期必修课”。他们跟随着当地一支由耿娟书记带领、被群众亲切称为“红缨娘子军”的巾帼干部队伍,深入乡村肌理,用自己的专业视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的智慧与活力。

“娘子军”带队,行走的课堂读透乡村

实践期间,学子们的向导正是这支充满活力的“红缨娘子军”。在她们的带领下,团队的马扎扎进了田间地头,脚步迈入了农家院落。学生们不再是走马观花的参观者,而是沉浸式的体验者。他们与种植大户深入交流,剖析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链条上的“堵点”;他们协助整理地方民俗资料,挖掘乡村文化背后的深厚价值。这支“娘子军”的基层工作智慧,成了学生们最生动的教材。“她们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远超我们想象,这让我们对‘基层’二字有了全新的、充满敬意的理解。”队员张同学感慨道。

当电商遇见非遗:为“老味道”寻找“新接口”

在桥西村,实践团队与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稻地牛舌饼”进行了深度对话。同学们不仅细致记录了这道美食从和面到烘烤的全过程,聆听了其传承背后的故事,更自发地运用起专业知识,为这个“老味道”如何对接“新市场”出谋划策。

“我们可以为牛舌饼设计更受年轻人喜欢的包装!”“或许可以拍摄制作过程的短视频,在抖音上发起挑战活动?”“开通微信小程序店铺,打通从‘看到’到‘买到’的最后一步”……研讨会上,一个个基于电商思维的金点子不断迸发。团队已将关于品牌形象升级和线上营销的初步方案提交给当地,获得了传承人和村干部的高度认可:“大学生们的思路让我们眼前一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青春的答卷:写在田野之间

一周的实践短暂却充实。稻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唐山学院学子的到来带来了新风的视野和数字化的新思路,这种校地合作模式非常有价值。对于学生们而言,这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这次实践让我们褪去了对电商的‘纸上谈兵’式的理解,”成员们纷纷表示,“它的本质是联通与服务。如何用这块屏幕去链接受众、赋能产业、传播文化,才是我们未来需要继续钻研的课题。这堂‘田野思政课’,我们受益终生。”

撰稿人:侯乐瑶

指导教师:宋坤禹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