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木榫智承·光影传薪”暑期实践队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活动精心设置了皮影戏体验、非遗手工拨浪鼓制作及古桥解码三大主题板块,既有光影流转间的非遗魅力,又有指尖创作里的传统韵味,更不乏桥梁探秘中的古今对话。每个活动都如一颗独特的文化明珠,以趣味互动为线串联起传承脉络,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星灯传影 童手承薪
在非遗文化体验课程中,实践小队以皮影戏为核心,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光影之旅。课程伊始,小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皮影戏的历史,题材,流派等内容,激起小朋友们的好奇之心。之后,在上手制作的环节中,孩子们领取工具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皮影作品,并分组编排小故事进行表演。
小朋友编排和表演小故事
最后,“星光传承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获颁“皮影小传人”星光卡。
拨浪声声启童智 非遗点点润童心
非遗手工拨浪鼓制作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活动以“做中学”为理念,在探索发现环节,孩子们传阅传统拨浪鼓,通过触摸、转动、聆听,直观感受其结构特点。创意制作环节中,孩子们拿到材料包后,大胆创作拨浪鼓上的图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关键步骤。
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们制作拨浪鼓
欢乐展演时,孩子们手持自己的作品,随音乐摇晃拨浪鼓,合唱儿歌,现场气氛热烈欢快。最后,孩子们合影留念,定格这美好的非遗体验瞬间。
小朋友们的快乐合影
古桥探秘 小小造桥师
课程以《苏东坡的智慧小桥》为切入点,将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在绘本阅读与互动中,孩子们被趣味故事吸引,初步认识了桥梁结构和力学原理。
实践队员扮演苏东坡讲“小桥”的故事
在建造挑战中,小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创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设计并搭建桥梁,还在隐藏任务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展现出无限的创造力。桥梁博览会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成果的舞台,他们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设计理念,成就感满满。
小朋友创作的独一无二的小桥
最后,成员邀请小朋友分享桥的故事,在趣味口诀中结束课程。
小朋友们朗诵趣味口诀结束了小桥课程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趣味交融的文化盛宴,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孩子们在指尖触摸非遗温度,在实践中感悟文化力量,一颗颗传承的种子已悄然在他们心中扎根。(作者:潘莉湘 李晗茜 王艺可 图摄:邱诗曼 陈雯韶 王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