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南京雨花区板桥街道永安社区洋溢着别样的活力。河海大学“情系板桥”志愿服务实践团组织该社区十余位儿童走进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开展了一场融合工业科普与趣味互动的研学活动,在行走与游戏中点亮童心视野。
上午8时,在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走进钢铁体验馆,深入探索了钢铁冶炼的奥秘。从矿石原料的初始形态到现代化高炉的壮丽图景,从炽热钢水的浇铸成型到精密冷轧的工艺精进,钢铁诞生的磅礴历程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展馆内丰富的互动装置与模型,生动呈现了钢铁科技与绿色环保的深度融合,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宏大命题在孩子们心中化为可触可感的惊叹号。这场沉浸式体验不仅打开了通往工业文明的知识之门,更在幼小心灵中悄然播下了科技与环保的种子。
上午10时,实践团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入研学的活动下一个环节,以精心设计的趣味游戏为孩子们带来阵阵欢声笑语。在志愿者周如意热情洋溢的主持下,十名社区儿童迅速融入欢乐海洋,一场集趣味性、益智性与协作性于一体的暑期嘉年华正式开启。
首项“一元和五角”游戏点燃现场活力。大学生志愿者周如意清晰阐释规则:志愿者与家长化身“一元”,孩子们代表“五角”。当“三元五角”等指令响起,孩子们需敏捷计算、快速组队。游戏难度层层递进,从基础组合到复杂算式,小小身影在场地中穿梭集结。每一次成功的抱团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数学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奔跑与欢笑中悄然提升。现场照片定格了孩子们踮起脚尖、急切寻找伙伴的生动瞬间,眼神中闪烁着专注与期待的光芒。10时30分,“答非所问”环节开启思维碰撞。周如意强调“答对即输”的独特规则,引导孩子们打破常规思维定式。提问从“姓名”、“星期”等基础信息,巧妙过渡至“喜爱颜色”、“最爱食物”等易引发惯性回答的话题。初始的茫然迅速被跃跃欲试取代,孩子们努力调动逆向思维,给出天马行空却符合规则的答案——“今天星期几?”“我的书包是蓝色的!”现场迸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思维灵活性的训练在妙趣横生的互动中自然完成。
活动尾声,实践团为每位小参与者赠送了精心准备的彩色文具礼盒、精美书签等纪念礼品,对表现突出者另有嘉奖。现场暖意融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板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这是暑期以来最具人气与活力的儿童活动之一。游戏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与能力,更为社区注入了蓬勃朝气与和谐氛围。”
本次梅钢研学之旅与趣味互动,是河海大学“情系板桥”志愿服务实践团深耕社区服务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活动以“行走课堂”激活社区教育新形态,在趣味浸润中激发儿童探索热情,架设起高校智慧服务社会、校企协同育人的无形桥梁。实践团以青春热忱灌溉社区沃土,以知识微光照亮童心前路,将大学之思与社区之需紧密相连,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持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志愿精神的动人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