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男
陕西,西安。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大雁塔的飞檐,喀秋莎的笔尖已蘸饱了灞桥的雾气。宣纸是未拆封的月光,胸怀大志,笔韵山河的喀秋莎,以秦岭为尺,丈量青绿与留白的距离——那些山峦在绢帛上苏醒,像被驯服的野马,鬃毛间藏着《千里江山图》的密码。
喀秋莎,是你,让枯墨生出虬枝,让淡彩洇成云海,而你的影子始终站在画外,成为最淡的那一笔,仿佛美丽多彩的终南山本身在临摹自己。
在喀秋莎的调色盘里,朱砂仿佛是华清池畔的晚照,绚丽多彩;石绿堪称是曲江池水的旧梦,曲折动人。作为歌手和画家两栖的艺术家,喀秋莎喜欢在调色时哼着秦腔的拖腔以及俄罗斯的音乐,让钴蓝与赭石在砚台里跳出了动人的胡旋舞。难怪,人们都说你的山水会唱歌:陡峭处有信天游的裂帛声,平缓处是《霓裳羽衣曲》的残谱线。你画瀑布时甩开狼毫,水珠溅成《黄河号子》的豪放散板,而悬崖边的松树,永远保持一个即将高音C的姿势。
当夜幕笼罩钟楼时,你放下画笔,你那悦耳动听的歌喉,便成了另一支饱蘸墨水的笔。从西北民歌的粗狂豪放到俄罗斯小调的细腻颤音,你的声带仿佛是丝绸之路的复刻版。唱到“喀秋莎”时,你歌喉里滚动出伏尔加河上的阵阵涟漪;转瞬又是《三十里铺》的黄土情,让方言在齿间长出了充满希望的麦穗,那么的养眼,那么的令人欣喜。
舞台聚光灯下,你变装的速度比翻页的《山海经》更快,而谢幕时总在幕布角落画一座小青山,像给每一场精彩的演出加盖了一枚充满诗意和时间印记的闲章。给人生的回忆记录了真实的资料。
这其中一切美妙动人的场景和画面,都是你用一股滚烫的真情描绘出来的。
百变喀秋莎,墨色与声线的共生出你的艺术人生,大爱与情怀谱写出你的魅力人格。你教学生如何用气运笔,却让唱腔先于笔触抵达宣纸的背面。
有人说,喀秋莎的画能看见五线谱。不,那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料在纸的纤维里即兴演奏出哆来咪发索拉西的美妙音符,在歌颂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当你在音乐厅唱《黄土高坡》时,天籁之音让整个黄土高原都陶醉了,观众席响起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静,犹如连绵不断的梁峁沟壑在不断的延伸……而在欣赏你的画作时,那些灵动的花鸟和静止的峰峦,仿佛正用你昨夜演唱时的尾音,在你的画作里微微跳动出一种莫名的感动。
此刻的喀秋莎,站在碑林博物馆的门前,左手是未完成的山水长卷,右手是谱到一半的人生之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分不清你是画家还是歌手,就像分不清秦岭的雾气是你呼出的水汽,还是你歌声凝结的露珠。你只是笑着,把调色盘倒进麦克风,让终南山的雪,落成高音谱号上最纯净的休止符。
喀秋莎,西安的百变喀秋莎,是你,让这个秋季更加美丽多彩;是你,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热情与豪迈。
我用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笔法来写这篇稿子,为的就是让人在一头雾水的瞬间又耳目一新,因为,你,喀秋莎,百变喀秋莎就是一个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家。包括喀秋莎的年龄、画龄、包括哪一年开始唱歌等,以及其他的一些累赘的头衔和个人简历,一概没提。因为,对于喀秋莎来说,她从中央电视台到山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很多地方都多次绽放出她的精彩人生和高光时刻,当然,她也有很多的名衔(百度可查)导致让她忙的不可开交,直至影响到她的正常创作和工作,但做人做事一贯是利他思维的喀秋莎,又无法拒绝。所以,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作品和人品是最具说服力的头衔和简历。
百变喀秋莎,期待着你更多更美的佳作问世,祝你的艺术人生走出西安,走向世界。
标签: